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秋天还会来(qthhl)

春天里播种希望,秋天里收获梦想。

 
 
 

日志

 
 
关于我

【本人介绍】一个喜欢爬山、骑行、游泳、下棋、打羽毛球、听音乐的普普通通的人。喜欢的一句话:该干时就尽力地干,该玩时就尽情地玩。

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体系  

2013-09-19 22:15:12|  分类: 【学法指导】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体系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体系

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体系

(一):遵循学习原则

学习原则是学生在学习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和要求,它是成功的学习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反映了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遵循学习原则进行学习,就能取得显著效果;违反学习原则,必然降低学习质量。

一、自觉积极性原则
  自觉积极性原则是指学生利用良好的外部学习条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觉积极地进行学习。
  学习自觉性是学生在认识学习客观必要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自主学习行为;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在明确学习目的性的基础上,对学习持有的认真顽强的精神。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决定着学生“学”的方向、内容、方法等,而学得好不好,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方法。因此,要搞好学习,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当好学习的主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要明确学习目的,认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提高学习的责任感和义务感。(2)要培养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具有探求知识的进取精神。(3)要培养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和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具有会学知识的本领。

  二、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己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的顺序,还要遵循学科知识的顺序。
  “序”包括学科知识系统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它是客观规律,制约着学习的进行。“渐进”包括量的逐渐增加和质的逐渐提高。“循序”是“渐进”的前提和条件;“渐进”是“循序”的要求和结果,只有循序渐进地学习,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进。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的:(1)按照各门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顺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习。(2)要按照自身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学习,要正确处理近与远、浅与深、己知与未知、简单与复杂的关系,打好基础,逐渐积累。(3)要养成系统学习的习惯和踏踏实实的学习作风,不能好高骛远,不要贪多求快。

  三、学思结合原则
  学思结合原则是指学生发挥思维器官的作用,积极地进行思考,能动地进行学习。
  学中有思,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和发展;思中有学,学习的知识才能融会贯通。学与思,两者不可分割,学思结合,才能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要有勤奋学习的态度,“学海无涯,唯勤是岸”,勤奋好学是获得知识的根本途径。(2)独立思考与求师问疑相结合。独立思考是获得知识的关键,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智能。学生还要主动求师问疑,学问学问,顾名思义,就是要有学有问,虚心好学,不耻下问。(3)要改变读死书,死读书的旧传统,培养读活书的新习惯。读书要靠勤学苦练又不能单靠死学硬练,对于书本知识,应从各个方面加以思考,提出问题,反复推敲,不生
活剥,不囫囵枣,不人云亦云。

  四、手脑并用原则
  手脑并用原则是指学生学习既要动脑,又会动手,既善于开动脑筋,又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书本知识以增加理性知识;二是学习社会以增加感性知识,提高实践能力。要搞好学习,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手脑并用,既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既要重视间接知识(书本知识),又要重视直接知识(指学生亲身获得的感性知识)。(2)学习与练习相结合,学中有练,练中有学。(3)听、读、说、写、行相结合。(4)要重视培养动手实验的操作能力,科技活动的制作能力,应用知识于实际生活和生产的能力。

 五、课内课外学习相结合原则
  课内课外学习相结合原则是指学生集中精力学好课内的书本知识,积极参加课外学习活动,并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兴趣爱好,增长聪明才智。
  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都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能的途径。但课内学习是主要的,它是课外学习的基础;课外学习也是必要的,它是课内学习的延续和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课外学习范围很广,包括课程以外的一切学习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学科活动、知识竞赛、课外阅读、学工学农、军事训练……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1)要学习好规定的各门功课,牢固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积极参加课外学习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兴趣,以形成特长。(3)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证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和谐发展。(4)要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培养探索精神,为使自己成才,博学卓识打下基础。

  六、温故知新原则
  温故知新原则是指学生学习知识要注意消化和巩固,要经常复习,把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使知识系统化。
  这个原则反映了学生记忆与遗忘的规律。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较多的书本知识,特别需要及时的复习巩固。巩固知识,有利于知识的积累与深化。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学习新知识要抓住重点和难点。(2)要重视练习和复习,养成多看、多读、多想、多写、多讲、多用的习惯。(3)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口到、眼到),还要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同遗忘现象作斗争。

  七、持之以恒原则
  持之以恒原则指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有坚定不移的志向,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韧性,能坚持不懈地学习。
  知识的获得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占领一个又一个学习堡垒。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要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这是持之以恒学习的根本动力。(2)要由浅入深,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学习,这是持之以恒学习的重要条件。(3)要发扬聚沙成塔、积水成河的精神,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自己的才干。

  八、劳逸结合原则
  劳逸结合原则是指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活动,科学地使用大脑,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这里的“劳”是指紧张的脑力劳动,“逸”是指对脑力劳动的调节,即要适当的休息和参加文体活动等。一个人要获得坚持不懈的脑力劳动的好效果,还取决于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紧张的脑力劳动必须有积极的休息作调整,积极的休息是紧张的脑力劳动的保证。只有劳逸结合,才能使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要懂得大脑的活动规律,讲究科学用脑,充分发挥大脑两半球和大脑各功能区的作用。(2)要使脑力劳动和体力活动合理调剂,学习器官的活动和其他器官的活动合理组织,专心致志地学习,轻松愉快地休息和活动。(3)要保证睡眠时间(初中生一般每天需89小时,高中生一般每天需78小时),重视日常体育锻炼,探索用脑的最佳方案,培养良好的业余爱好。
  以上各个原则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生必须坚持辩证的系统观点,深入领会学习原则的完整体系,在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全面贯彻,防止把个别原则绝对化。
 
  科学用脑参考: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分为左右两半球,左半球功能是理性的、线性的,它负责语言的表达,并用语言译出记忆密码;大脑右半球是经验的机能整体和非语言的,它负责识别图象和借助图象来译出记忆密码。左半球分析时间,右半球综合空间;左半球负责逻辑思维,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地使用大脑的某半球,就会造成疲劳,降低思维效率。因而我们要依据大脑的活动规律,及时改变活动方式,做到科学用脑。办法有:①调换不同的信息输入内容,交叉学习各种不同内容(学科)的知识;②调换不同类型的活动,如伏案学习一段时间后,起身干一下别的事情;③改换不同的处理信息的活动方式,交替安排阅读、运算、分析、实验、笔记、构思等学习项目。

 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体系(二):制订学习计划

 一、为什么要制订学习计划
  制订学习计划的目的是通过确定学习目标,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1、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蓝图;
  2、制订计划是实行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前提;
  3、制订计划能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学习效率。
  

  二、学习计划一般包括的内容
  学习计划有平时计划、阶段计划和长远计划三种。平时计划以通常的学习常规和临时性安排为内容;阶段计划以一个月或一个学期为一个周期;长远计划以一年或几年为周期。 

  学习计划一般应包括:

1)对上学期(或前一阶段)学习情况的分析,简要说明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2)提出本学期(或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并确定目标;

3)学习时间如何安排;

4)采取哪些措施,采用哪些方法。
  

  三、怎样制订学习计划
  1、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自己。
  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要依据:

1)知识、能力的实际;

2)“缺欠”的实际;

3)时间的实际;

4)教学进度的实际,确定目标,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3、长计划,短安排。
  要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各门功课和各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可分为:

1)掌握知识目标;

2)培养能力目标;

3)掌握方法目标;

4)达到成绩(分数)目标。
  长计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每周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
  

  4、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或成绩不理想的课程或某些薄弱点;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
  

  5、计划要全面,还要与班级计划相配合。
  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要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睡眠的时间;有文体活动的时间。时间安排上不能和班级、家庭的正常活动、生活相冲突。
  

  6、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即基本学习时间):指的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知识的时间。
  自由学习时间:指的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在自由学习时间内一般可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上的缺欠;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展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不管是补课还是提高,最好要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这样做,学习比较容易见效果。
  自由学习时间内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之一。
  

  7、脑体结合,学习和其他活动应合理安排。
  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1)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比如,学习了一下午,就应当去锻炼一会儿,再回来学习;(2)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的学习要错开,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3)同一学科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8、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时间是宝贵的,自觉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是每个中学生学习上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1)早晨或晚上,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英语科等;(2)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时间较完整时,可安排比较枯燥的内容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3)零星的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可安排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或做习题。这样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9、计划要留有余地。
  

10、注意效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检查内容:

1)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

2)是否基本按计划去做?

3)学习效果如何?

4)总结得失,找出偏差,分析原因,以利改进。从而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调整。
  

  四、认真执行学习计划的意义和作用
  1、努力实施计划,可以磨炼意志;
  2、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3、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没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是无法控制的,而实施计划是比较困难的,但实现计划之后的心情则是非常愉快的。一个遵循学习原则,学习劲头十足,意志顽强、方法也科学的同学,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定能获得丰硕的学习成果。

 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体系(三):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前预习(课前自学)是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前提,听课的效果与预习的质量常常是成正比例的。

 一、预习的种类
  预习从时间和内容范围上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学期预习:开学前,利用假期对下一学期学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并联系以往的经验教训,摸清自己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制订学期学习计划。
  学期预习的做法一般为全册预习,从整体上了解和熟悉全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首先,通读教材,清楚教材的章节数、章节题目和分量;然后明确教材的目的、任务、要求、重点和难点等,从客观上把握教材;同时做好预习笔记,搜集参考用书,试做有关练习,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

  2、阶段预习:在某一阶段的学习之前用比较完整的时间预先从整体上了解学习内容,明确阶段学习的目标和重点,思考如何学习的方法。阶段预习一般利用晚上的自由学习时间和节假日(包括双休日)进行。
  阶段预习的做法一般为单元预习。如果对某科已进行了全册预习,则可在完成了全册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系统地熟悉单元教材内容,明确单元目标和任务;探索单元间的相互联系,消化理解重点知识;通过试做课后习题巩固预习效果;做好单元预习笔记。
  3、课前预习:指在老师讲课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自己去独立地阅读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工作。

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体系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二、课前预习的好处
  1、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要自己独立地阅读和思考新知识,经过长时期的实践训练,就会加快阅读的速度,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同时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主要因素,因而预习有利于培养自己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等能力,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

  2、有利于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预习就象“火力侦察”,能提前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并及时查缺补漏,不使之成为听课的“拦路虎”。并能加强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听课效果
  预习后带着不懂的问题听课,目的明确,态度积极,针对性强,注意力容易集中,并能随时作出积极的反应。预习后不仅上课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而且在老师讲到自己已经懂得的那部分知识时,还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比较,以取长补短,提高思维能力。

  4、提高记笔记的水平

  5、能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6、改变被动的学习局面

 三、课前预习的任务
  1、初步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
  3、找出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4、尝试做课后练习;
  5、适当做预习笔记。
  做笔记要看时间而定,如果预习时间有限,可以把对教材内容的认识、收获或疑点、难点简要地写在书的空白处。如果预习时间充分,可以选重点做在笔记本上。笔记的主要内容是:①将预习中自己已经理解的问题有条理地写下来;②将预习中自己无法解决的疑点、难点整理出来,以便向同学、老师请教;③记下在预习中自己对教材的重点的预测和估计。
  预习笔记的好处是:可以使自己对新知识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甚至有独到发现。做笔记时要注意:①选择重点学科做预习笔记;②笔记本上可适当留些空白处,以便上课时随时补上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四、预习的做法和方法
  1、要“读进去”

 细读、深思,发现问题、提出疑点。

   2、手脑并用,阅读与划、批、写、注相结合。
  划——划出层次,找出重点;批——眉批,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写——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无法解决的难点、疑点)整理出来;注——在教材上将疑难处(造成阅读、理解障碍的地方)用明显的记号标出来。

  3、预习后想一想
   (1)下节课老师要讲什么(即学什么)?自己懂否?⑵相联系的旧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掌握?⑶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需要上课时重点解决?⑷要准备什么资料、文具?

  4、方法参考
  探索尝试读书法:即边探索尝试边阅读或边读边练的读书方法。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不是直接看书中的解答,而是自己尝试着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能解决的,就跟课文中的比较,从中获得补益。不能解决的,就看课文中是怎样解决的,这样可以开阔思路,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已动了一番脑筋,再看就记得扎实,知道自己的思路还有哪些没有疏通之处,还应掌握哪些解题方法等等)

  五、预习应注意的问题
  1、预习不要全面铺开。
  2、要根据学习计划可提供的实际时间来进行预习。
  3、对自己擅长的学科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

 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体系(四):专心上课

 上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是最重要的一环,只有抓住这个中心环节,才能使自己在校的学习获得好成绩。

  一、上课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
  中学阶段是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它对一个人毕生事业关系重大,中学时代大部分光阴是在课堂内渡过的,学生上课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学习质量。
  获得知识,发展智能主要靠上课。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教师用较短的时间,把前人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通过小学、中学十几年的时间,就把人类几千年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继承下来,老师讲解一节课的内容,往往是一个科学家毕生研究的成果。教师传授的是“活”的知识,注意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如果学生上课时能和老师密切配合,一般地说,是可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智能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专心上课必须做到四个认真

 ()认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1、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主要是通过预习来进行,在预习过程中,要了解新课的重点、难点以及内在联系,排除有关知识障碍,使已经学过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这样,听新课时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也能较快地使知识迁移为能力。

  2、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就是把课本、笔记本、练习本等和学习用具在上课前准备好。每个学生应该在晚上学习结束时把文具盒和书包准备好,有比较固定的位置和次序,这样随用随拿,得心应手。

  3、做好生理上的准备
  要有理想的听课效果,必须身体健康、精神饱满,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这是因为上课就是靠大脑来思考问题的,它的状态如何直接影响上课效果。因此要注意①早睡早起,不开“夜车”;②中午不做剧烈运动,要适当午睡;③双休日、节假日活动不要太疲劳;④饥饱要均匀,饮食要合理得当,早餐不能太随便,更不能不吃。

  4、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即上课前调整好对所学课程和执教老师的心理状态,使自己的心理准备达到理想的境界,这是提高听课质量的有力保证。①端正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每一门学科的重要意义,以“需要”的姿态投入学习;②理解、尊重老师,老师为了培养人才呕心沥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应当感谢和配合。要正确对待老师对自己的批评和教育;③振作精神,克服消极情绪和无所谓的态度,以青少年应有朝气积极地迎接每一堂课。

 ()认真克服注意力的分散和漂移
  1、保持注意力的重要性
  我们平时讲的智力,就是指一个人认识活动的能力,它主要是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几个基本因素所构成的有机综合体。可以说,注意力是智力活动的前提和保证。

  2、注意力的概念和分类
  注意力就是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感知——感觉和知觉的统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主动地为一定任务服务的注意。它是自觉的,并需要作出一定的努力。
  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被动地、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注意。它不需要作出任何努力。

  3、注意力的品质特性
  ⑴稳定性(持久性):指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即是把注意长时间地保持在一定认识对象或所从事的某种活动上的能力。
  ⑵转移性:指根据当前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迅速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
  ⑶分配性: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有效地分配到两个或几个对象或动作上的能力。

  4、努力克服注意力的分散和漂移
  ⑴注意力的分散和漂移即“分心”和“开小差”,是指一个人的某些有关心理活动未能充分地指向和集中于当时所应该指向和集中的事物,或完全离开了当时所应该指向和集中的事物的心理状态。
  ⑵上课开小差的主观原因:①注意力的稳定性不够;②有意注意不能及时顺利地转移,仍滞留在原地不动;③失眠、过渡疲劳(或无精打采)、饥饿;④杂七杂八的事情牵肠挂肚,心事重重,心情抑郁。
  ⑶克服注意力的分散和漂移的方法:
  ①培养、强化有意注意在自己头脑中的地位,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端正态度;②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因为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心情愉快时,注意就能持久稳定,同时在锻炼过程中,可以磨炼意志,培养耐性;③加强意志的自我磨炼,一个意志坚强,善于自制又能和困难及干扰作斗争的人,注意就比较稳定。

  ()认真理解当堂所学知识

 1、两种学习类型
  “理解型”:上课积极思考并注意理解、吸收的学习类型。上课时对当堂所学的知识要有较好的理解,这是提高学习质量,减轻学习负担的好办法。
  “死记型”:跳过自己认识事物应当经历的艰苦的思考过程,而直接去背人家得出的现成结论的学习类型。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单纯直接记忆现成结论的听课方法,是无法获得真知的。要反对任何形式的企图抄近路的简单化做法。

 2、什么是理解?

 理解是学生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到认识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如明确一个词的意义,弄清一个科学概念等。通常理解是指弄懂、弄透,要求知道是什么,也知道为什么,即是说,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所谓事物的本质,就是指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的不可缺少的特征。
  所谓规律,通常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因果的、必然的联系,也叫内部联系或本质联系。

 3、为什么要理解所学知识?
  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两个阶段,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学生获取知识这个阶段的核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人类的知识财富转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的内化过程,主要是通过理解来实现的。离开理解的学习,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而往往只是学得一些空洞而无意义的词句,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将受到很大的局限,所以理解是巩固、应用知识的前提。

  4、学生理解教材主要在于: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及其体系。
  知识是由概念与原理组成的体系,没有一个概念或原理不与其他概念、原理发生联系,也没有一个概念或原理不包括在一定知识体系中。
  在知识体系中,概念便是“知识单元”,而原理(公式、公理、定理、法则、规则、规律、定律等)则是由一个个“知识单元”所构成的必然的(或叫本质、因果的)联系。概念和原理的关系,正象一台机器中零件与部件的关系,即概念是原理的零件,原理则由概念这些零件所组成的部件。同时,这些概念和原理又不是孤立的,而是按一定的关系相互联系着的,这种相互联系,乃是客观事物之间的一定关系的反映。

  5、上课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理解概念。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事物的本质或本质特征是决定某一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用概念表示的,概念又是用词来标志的,比如:鸟、人、垂直、体积、温度、钟表、果实都是概念,都是词,它们是表示概念的词,是用词表示的概念。

  6、如何理解新的概念?
  理解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即个体利用已有知识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揭示新概念的关键特征,赋于习惯的语言符号从而掌握概念。其过程包括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加以联系→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加以区别→将新概念与原有概念组成系统。具体理解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⑴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个概念讨论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引入这一概念,有何背景?它是怎样提出来的?
  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概念中所包括的对象的总和。
  ⑵明确概念的表述方式。概念的名称、术语有什么特征?与日常用语比较,与其他概念、术语比较,有没有容易混淆的地方?应当注意哪些区别?
  ⑶搞清这一概念的应用范围和条件限制,概念中有哪些规定和条件?这些规定和条件确切理解了没有?这一概念与学过的知识有什么联系?
  ⑷弄清怎样使用它进行计算或解决实际问题。

  ()认真弄清老师讲课的思路
  思路就是思考问题的线索和具体过程。把思路理清就是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搞清上课时的思维程序,采用恰当的思维方式,从而把握思维的规律和方法。
  课堂上,老师讲课有一条思路,教材本身有一条思路,这两条思路都反映了某种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理清这两条思路并把自己的学习思路融入这两条思路,有助于从根本上掌握学习内容,并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品质。把握思维的规律和方法,就能够有效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就是掌握最根本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方法与思维过程和形式相联系,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分类与系统化、具体化、判断、推理等既是思维的过程、形式,也是思维的方法。

  三、根据各学科的特点上课
  中学阶段学习科目繁多,学科不同,听课要领各异,如果不重视各学科的特点,就要影响听课效果。只有抓住学科特点上课,才能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

 专心上课方法要领参考

 1、听课法   

 集中注意听别人口头讲述从而获取知识信息的一种方法。它既是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方法。听讲法的意义在于:①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②培养专注、静心的学习习惯。课堂上听讲的内容一般有:老师的导言、对课文的分析、对学习活动的评析、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播放教学的录音以及同学的提问、发言、讲述等。听讲法的实施要领是:①集中注意听,不要心不在焉或急于发言,防止听漏听错;②重视导语、结语及反复强调语,跟着老师讲述的思路走,把握中心意思;③注意提示语和关联语,根据“首先”、“第二”等词语理清内容层次;根据“因为”、“所以”、“不但”、“而且”等词,理清内容联系;根据“总而言之”、“那么”等弄清讲述的结论;根据“我认为”等弄清讲述的看法;根据“请注意”、“再重复一下”等把握内容的重点;④边听讲边思考,不时记录板书重点。思考疑点,复述要点,注意区别观点与例证,以便于复习巩固;⑤听讲过程中有疑问可先记下,然后选择恰当时机提出。

  2、听课基本法   

  一种提高听课质量的基本方法。听课应在充分预习、对自己知识水平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进行。听课不光要“耳到”,还要做到“四到”:①心到,即注意力集中,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围绕讲课内容不停地思考并提出问题;②眼到,指要注意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的重点;③口到,是应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④手到,勤做笔记。

  3、听课要领把握法   

  指听课时抓住教材主要内容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科不同,听课要领各异,从整体上看,可以从两方面入手:①学理科(如数学),要抓住概念、原理、定义、公式,以及运算方法等;②学文科(如语文),要抓住字的音形义,词语的本义、引伸义和比喻义,句子的形式和含义,段落划分的依据,篇章结构特点,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等。无论听什么课都要注意:①听清老师讲的基本观点,抓住重点、难点;②跟上老师的思路,注意听课的系统性,不要只注意个别问题;③边听边记,重在理解,不做笔记的奴隶;④保持身心最佳状态,力求每堂课均有所得。

  4、听课质疑法  

  一种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口头提出问题的学习方法。问题的类型大致有:①经过思考和查找其他书籍都不能得到解决的;②自己以为找到了答案,但还感到似是而非的;③知道结果,但对得出结果的过程不太明白的。第一类问题是学习上的难点,应注意别人是如何解决,老师是怎样讲解的。第二类问题是学习上的疑点,不解决就可能被自己的错误答案所贻误,到关键时刻会感到糊涂。第三类问题反映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运用知识就不能举一反三,难以解决其他同类问题。这几类问题都应当及时提出,求得解决。

  5、当堂巩固法   

  一种在课堂上对所学内容及时进行思考消化的学习方法。具体方法有:①抓住老师讲课时短暂的停顿、间歇时间,回忆前面听讲的知识重点、中心思想或基本概念,寻找学习的重点、问题和疑点;②注意老师的提问,积极思考,争取回答;③注意从别人的答案中找出自己的问题的答案;④做好课堂笔记,积极参加讨论。

  6、课堂笔记内容把握法   

  课堂笔记是通过耳听、眼看接受课堂知识信息,并通过脑想、手记来完成记录的一种学习方法。课堂上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课堂笔记的基本内容;积极思维,进行知识迁移是课堂笔记的目的和核心。记课堂笔记切忌两种倾向:一是逐字逐句记老师的原话,结果因速度跟不上,反倒漏了重点;二是只记标题,内容空洞。一般应记的内容有:①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往往是课文重点,应该记下,尤其是一些重要的论点、论据、定理、定律、公式、概念、结论和解题方法等;②听课时发现的问题要记下。这是新的疑难点,可供自己在课后思考或向别人请教;③记精华,记重点。精华就是“画龙点睛”之处,如老师总结性的话,对某处评论的话,记这些话往往印象深刻,容易产生联想,给人以新的启发;④听懂的地方要记,听不懂的地方更要记,可以留下符号,待课后搞清;⑤一些常用的词汇术语可用个别字或字母来代替,同时可使用省略号之类的标点符号,以提示自己这里是省略等,但应以看懂为原则;⑥适当描绘形象,便以引起联想;⑦边记边想,能提出问题,使笔记的内容具有启发性。

  7、语文学习要领掌握法   

  语文课就是语言课,主要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规律,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语文是一门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课。从小学到中学的十多年中,语文课所用的教学时间要占全部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一左右,居各门功课的首位,它是学习其他各门功课首先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学好语文的要领在于掌握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语文的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篇;基础理论是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文学常识;基本技能就是听、说、读、写。

  8、外语学习要点掌握法   

  外国语是语言,语言有三个重要方面,即语音、语法、词汇。语音是根本的、首要的,语法和词汇都是通过语音得到体现的。但语音只是感性的,学外语单凭感性认识不够,还必须提高到理性认识。学语法和词汇就要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来帮助了解语言规律,从而指导语言实践。因此学外语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9、外语语音掌握法   

 学好语音是外语学习中十分重要的第一步。只有学好语音,才能听懂人家的话,也才能使人家听懂自己的话。能听能说,外语就学活了。但是,外语读音是比较困难的,其困难除了发音的准确度以外,主要来自词形和读音如何统一起来的问题。就英语论,在单词中,同一字母可以发不同的音,不同的字母(组)可以发相同的音,字母有时不发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掌握国际音标和基本的单词读音规则。学习时发音一定要正确,如不注意发音,一成了习惯,以后要纠正就很困难。要打好语音基础,使语音正确、标准,首先,得靠多听广播、电视的外语节目和录音带。听的目的开始不是内容,而是学语音、语调。其次,要敢说、多说。在说时要留心随时纠正错误,所以要想着说,不能有口无心。在说时尽力避免把汉语的习惯掺杂到外语中去。不放过一切听说的机会多练习,熟能生巧,就能打好基础。

  10、数学概念掌握法 

  掌握数学概念有两种方式。一是从大量的实例中总结归纳出关键特征,加以概括抽象形成概念,称之为概念的形成。二是利用已有知识去理解掌握新概念,称之为概念的同化。学习概念时应抓住三点:①概念的内涵。即概念所揭示的对象的本质属性;②概念的外延。即概念所包含的对象的全体;③概念的符号表示。数学概念一般都有简洁、严整的符号,只有掌握概念的符号表示,才能使运算成为可能。掌握概念时还应注意:①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其他表示形式,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②掌握相关概念间的本质区别和相互关系,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③定义概念中的条件为充分必要条件,即既可作为判定定理又可作为性质定理。

  11、数学要领掌握法  

  由于数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因此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只有把握数学的要领,才能理解、掌握并运用好数学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学学习的要领主要有:①理解和准确掌握数学概念、公式、公理、定理、法则等基础知识;②深入钻研例题,勤思多问,剖析其结构特征,进行一般解题思想、方法、技巧和规律的分析与总结;③深入挖掘数学知识点,进行新旧知识的比较和联系,促进知识的变通和转化,突破难点和重点;④在复习巩固上下功夫,选有一定梯度和启发性、思考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复习题,进行多样化训练,充分运用思维的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系统化与具体化等方法加强理解和记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http://blog.163.com/lls3323411@126/blog/static/170723033201372044837842

 中学生最优学习方法体系 - ddmxbk - 木香关注家庭教育

  评论这张
 
阅读(295)|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